
众所周知,对于污水处理厂的出水水质控制而言,常规指标中的COD、氨氮、SS的指标均可依靠提高污水的深度处理效果实现达标,由于我国污水处理厂的进水碳源不足,虽然可采取一些工艺调控手段提高进水碳源的利用率但仍无法满足出水要求,导致出水总氮和总磷均需要依靠投加化学药剂实现达标。
其中出水总磷可以依靠投加化学除磷药剂进行控制,出水总氮则需投加碳源进行降低;受到药剂单价、投配率等因素的影响,相比较化学除磷而言反硝化碳源的投加成本更高,因此通过工艺控制手段降低碳源的投加量以实现更低的运行成本成为污水处理厂运行人员的重要工作之一。
目前污水处理厂的外加碳源一般都投加在深度处理区的反硝化生物滤池进水或深度处理区的缺氧区,可供选择的碳源有醋酸、醋酸钠以及甲醇。对于这三种碳源而言,碳源的投加量越大则出水的总氮越低,同时还可适当的降低出水总磷。研究发现:外加碳源的投药成本关系为醋酸<甲醇<醋酸钠(乙酸钠),但由于醋酸及甲醇均属于危险化学品管控风险较高,且醋酸在低温时会发现严重的结晶现象,因此对于污水处理厂而言:醋酸钠投加的成本较高,需要考虑是否有可替代的其他碳源。
经过合作客户验证,相对乙酸钠,新型复合碳源N-09,用量小,效果佳。从综合成本考虑,新型碳源比传统碳源节省20%至50%,可广泛替代传统碳源,适用于不同工艺污水处理系统中,以解决因碳源不足而导致的出水NOx- N偏高问题,提高活性污泥生化处理系统反硝化能力,对强化生物除磷也有很好的效果,降总氮的综合性价比全面优于市场上其他产品!